日本农相小泉宣布提前进口大米以平抑米价

日中商报 2025-06-14 09:08:20
image.png

【日中商报记者王童日本农林水产大臣小泉进次郎于6月12日宣布,为应对持续高企的国内米价,政府决定提前三个月通过“无关税最低进口量”(MA)方式进口主食用大米。具体措施是将原定于9月进行的年度主食用MA大米首次竞标,提前至今年6月27日进行。此次竞标对象为日本每年最多进口10万吨MA主食用米配额中的3万吨。中标的大米计划在9月下旬交付给进口商和使用商家,这意味着这些大米将比往年惯例提前约三个月左右上市销售。

政府此举的背景是国内米价居高不下,尽管前期已通过投放国家储备米来平抑价格,但目前储备库存已经所剩不多。通过提前投放进口米,政府希望能够缓解市场上的大米“紧缺感”,增加供应,从而达到进一步抑制米价的目的。小泉大臣在宣布这一决定时明确表达了对当前米价水平的不满,他指出最新数据显示(5月26日至6月1日)全国超市每5公斤大米的平均售价为4223日元(约合人民币211元),虽然较前一周下降了37日元,且是时隔约半年后的连续两周回落,但他仍强调“我认为跌得还不够”。

image.png

同日,农林水产省确认了此前通过“随意合同”方式投放的国家储备米,已经在除冲绳县以外的46个都道府县的店铺开始销售。如何随着流通量增大而进一步扩大储备米的销售覆盖范围,将是政府后续面临的课题。小泉大臣在解释提前MA进口时,特别回应了市场的呼声。他表示收到了来自餐饮店和盒饭商家等主要使用MA米群体的意见,称“若能尽早买到,就会使用”,政府对此将“恰当应对”。值得注意的是,国家储备米是优先供应给超市等零售商的,而MA米则不采取这种流通限制,其主要面向的正是这些商业用户。

除了提前MA进口外,小泉大臣还展示了政策组合拳中的另一个选项,即不排除考虑采取“紧急进口”。然而,他也坦承,此类措施预计会引发国内稻米种植农户的强烈反对,要实现并非易事。日本政府每年通过MA机制进口约77万吨大米,其中的主食用米部分(最高10万吨)主要采用“买卖同时竞标”(SBS)方式,从美国、泰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家进口。这种年度进口流程自2009年度起,通常是每年9月以后实施多次竞标。根据安排,农水省将于6月13日正式发布本次首次竞标的公告,并尽快确定后续竞标的日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