邹城:弘扬传统文化 绽放青春光彩
在山东邹城,古老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碰撞出绚丽的火花。近日,邹城市杏花村小学的同学们在一场别开生面的传统文化体验课上,欣赏到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平派鼓吹乐的表演,并体验了变脸、大鼓说书《孟母教子》、民宿舞蹈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表演,欢声笑语中,他们被传统文化的魅力深深吸引,纷纷鼓掌喝彩。
邹城市杏花村小学校长唐波介绍,为了让孩子们最直观地了解民俗文化,沉浸式体验优秀传统文化魅力,学校特别邀请专业人员入校展演,激发孩子们对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,培养青少年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。
邹城市将民俗文化、非遗文化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小学课堂教育,呈现出遍地开花的良好局面。青少年在校园里就可以体验儒家拜师礼、成人礼等传统礼仪和“阴阳板”“平派鼓吹乐”等国家级非遗项目,学校也精心编排了传统戏曲唱段、戏曲舞蹈、伶歌、诗词吟唱、曲艺说唱等精彩节目,让戏曲走进校园,让传统文化在校园里焕发出勃勃生机。
邹城市匡衡路小学成立了非遗文化传承体验社团,涵盖剪纸、彩泥等项目,定期为学生们授课,让他们用手感受传统文化的精妙;邹城市钢山小学大力开展“书法进校园”活动,开设书法课程,举办书法比赛,并在校内设立书法展示墙、书法长廊等,展示优秀书法作品,营造书香满园的良好氛围;邹城市第二实验小学组织开展传统文化诵读比赛,编排传统文化剧目,教育引导学生了解国粹京剧、地方吕剧和山东梆子等传统戏曲知识。
邹城市还充分发挥文物资源富集优势,让文物走进校园,学生们可以近距离感受文物魅力,了解文物背后知识,在潜移默化中丰富传统文化认知。
邹城市教育和体育局有关负责人表示,下一步,邹城市将用好“孟母教子”“阴阳板”“邹鲁礼乐”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,依托博物馆、孟苑等文化教育阵地,坚持传承创新,坚持与时俱进,创作推出一批展示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品力作,打造一批精品文化课程,努力推进传统文化进校园工作走深走实,让青少年成为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生力军,让传统文化在青少年中绽放青春光彩。